1. 職業定義
母嬰護理師:從事孕婦照護、產婦護理、新生兒養護、嬰幼兒養育以及營養與健康保健護理的專業人員。
2. 培訓方法及職業活動范圍
培養母嬰護理師必須理論與實踐操作相互應用。通過系統培訓,是的母嬰護理師成為妊娠保健、產褥護理、新生兒與嬰幼兒養育的專業人才,促使從業人員素質、技能全面提升,服務領域廣泛拓展,職業活動領域覆蓋妊娠期、產褥期、新生兒期、嬰幼兒期四個階段,有效就業周期達到或超過7年,使得家政服務領域人才穩定性增強!是實現充分就業的有力保障!
3.課程設置標準
3.1課程性質
母嬰護理課程是建立在人體解剖與生理、護理人文課程、基本護理技術的基礎上,針對孕婦、胎兒、產婦、新生兒及嬰幼兒的個體與階段特點,實施的個性化、整體養護教學體系。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崗位技能,為將來從事母嬰護理或實施社區母嬰保健工作打下基礎。
母嬰護理課程以妊娠保健、產褥期保健護理、新生兒養護、嬰幼兒養育為教學核心,注重個體發展,強化知識與技能的有機融合。從人體正常到異常、從保健預防到疾病護理、從生理到心理、從家庭到社會、從個體到群體,提倡實施個性化、整體護理實施方案。
3.2課程思路
本課程是以家政人員就業為導向,根據母嬰護理崗位所涵蓋的工作任務的需要而設置,經職業能力分析,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導向,以母嬰護理所應具備的崗位技能為主線和依據。
課程設計主要按學生就業崗位特點,采用工學融合教學模式,通過理論教學、技能實訓、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擬等教學活動組織教學,實現教學、實訓與模擬實操的有機融合,實現崗位知識與崗位技能一體化目標,使得學員具備母嬰護理的專項崗位技能。 |